今天是:

推荐律师

诉讼指南

·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
·关于规范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
·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调解中委托鉴定
·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
·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关于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

案例实务

·最高法发布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
·依法惩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典型
· 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生
·无益拍卖规则的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2批指导性案例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协议诉讼典型案例(
 

复婚再婚

 
浅析离婚后的扶养问题

添加时间: 2010-8-2 9:36:57 来源: 作者:合肥离婚服务网 点击数:6871

浅析离婚后的扶养问题

作者: 秦献忠  

    离婚后的扶养制度是指夫妻一方在离婚后将陷入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经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有负担能力的一方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一方予以适当扶养的制度。离婚后的扶养制度是婚姻法的重要内容,能够为离婚后的弱势一方提供法律救济。

    一、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现状。

    我国《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7条对此作出了解释: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司法解释中对于生活困难的界定,以及明确指出对生活困难一方的帮助形式可以是房屋所有权或居住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目前住房问题严峻的情势下,作出这种规定有利的保护了弱者。但若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综观我国的离婚后扶养制度,则不难发现其中的缺陷。

    (一)应当给予适当帮助的提法不妥当

    从一般理解来看,帮助应该是自愿的可以帮也可以不帮,帮助并不是一种义务,不应该有法律约束力。在帮助前冠以应当,这种提法存在逻辑矛盾,不是严格的法律语言。这种提法的法律约束力很弱,容易为当事人规避,也给法官适用法律带来了困难。应该把离婚后的扶养定性为一种义务,在法律条文中予以明确。

    (二)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

     一是关于扶养的标准和期限不明确。适当帮助意味着帮到什么程度,是要帮助对方达到离婚前的生活水平还是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即可,这其中要不要考虑提供帮助一方的经济状况?还有帮助的期限问题,是帮助对方渡过暂时的难关,还是只要对方经济困难就要一直提供帮助?二是对于扶养请求权没有规定条件限制。如果离婚是由一方的重大过错造成的,比如婚外恋,而过错方离婚后又有经济困难,这种情况下过错方是否还有权利请求扶养?

    (三)立法上的缺陷导致实践中离婚后扶养制度发挥的作用有限

    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并且用了适当帮助的字眼,在实践中出现了离婚时提出请求给予经济帮助者少,法院判决支持给予经济帮助的案例少,法院对请求给予经济帮助者权益保护水平低的状况。2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实践中离婚后的扶养制度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其实比其他离婚救济制度更有利于救济弱势一方。如婚姻法第40条规定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只适用于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而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婚后实行夫妻分别财产制的夫妻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无法根据这一制度得到救济。对于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夫妻在离婚时,经济处于强势的一方往往通过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使另一方得不到应分的份额,而另一方却面临举证的困难而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立法理念上都有扶助弱者的目的,但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从扶助弱者的目的来说,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具有兜底条款的性质,对于弱势一方的保护更加全面,弱势一方要承担的举证责任也更轻,所以应该是最有效的离婚救济方式。目前这种状况只能说明我国的离婚后扶养制度还有待完善。

    二、完善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

    首先,在婚姻法中明确离婚后有能力的一方对经济困难的一方有扶养的义务,用扶养义务来代替现行婚姻法中应给予适当帮助的提法。离婚后扶养是婚姻存续期间夫妻扶养义务的延伸,是基于婚姻的余存效力而形成的法律义务。

    其次,应该规定扶养的标准、期限、扶养请求权的适用条件以及判决离婚后扶养应该考虑的因素等。

    再次,应该引入补偿性扶养,因为婚姻中的一方可能因对方的贡献取得较大利益,而共同财产分割有时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一方因对方的作用取得某种恒久利益)。

     离婚后的扶养制度是婚姻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救济离婚后的弱势一方,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尽快完善我国的离婚后扶养制度。

来源: 中国法院网河南频道

Copyright 2009-2014 all right reserved 合肥执业律师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路与南二环交口加侨广场c座26楼 手机/微信13956913789 电话:0551-63501548
E-mail:xuqingsheng731217@126.com 最佳显示效果1024-768 皖ICP备10200179号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